close
哺餵須知
- 乳房清潔:
每日只須清洗乳房一次即可,因乳腺周圍有蒙氏腺體可產生抗體;清洗時儘量不使用肥皂及刺激性沐浴乳洗乳房,避免乳頭太乾破裂,或寶寶抗拒味道。
- 餵母乳的三大好理由:
母乳的營養最完整而豐富、母乳強化寶寶免疫力、母乳給寶寶更多的防護。 - 餵母乳無可取代的6大好處:
餵母乳的寶寶更健康、餵母乳的寶寶更聰明、哺餵母乳的媽媽更健康、增進親子關係感情更融洽、符合經濟效益、符合環保觀念。
成功哺餵母乳要訣:
(1) 寶寶是決定媽媽奶水量多寡最重要人物
(2) 媽媽舒適正確的抱姿及寶寶正確含住乳房
(3) 頭兩三週不要使用奶瓶餵奶
(4) 媽媽的耐心、毅力及正確的母乳哺餵觀念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5) 讓寶寶熟悉媽媽的乳頭,產後儘早哺餵,勿等到回家、第三天或脹奶才餵,容易失敗
哺餵原則
-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產後2-3天內開始有少量微黃的乳汁分泌,稱為初乳,持續約五天左右,四星期內逐漸轉變為真正的母奶。
- 產後如情形許可,應及早開始試著讓嬰兒吸吮,以刺激乳汁的分泌。
- 通常乳汁會隨著嬰兒吸吮越多而分泌就越多,反之則越少,繼續哺餵則奶水就會源源不斷。
- 母乳較容易消化,可依嬰兒之需求哺餵。
- 每次餵食採交替方式:如這次先餵左側,則下次就先餵右側。
- 餵母乳母親要有充分的休息、睡眠和健康的生活。
開始哺餵母乳對母親及嬰兒都是需要學習和適應的,如遇到問題,可請教醫護人員或有經驗的親友,大多可以解決,要有耐心及信心,勿輕言放棄。
哺餵姿勢
- 體位舒適:
可採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讓母親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鬆弛,有益於乳汁排出。 - 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嬰兒抱在哪一邊,嬰兒腹部與母親腹部應相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 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位置,頭與身體成一直線。 - 嬰兒已正確含住乳房:
嬰兒口中含入乳暈及下面組織兩大部分,並含入乳竇,嘴張得很大,下嘴唇外翻,下巴有觸到乳房,慢而深地吸吮,可以看見嬰兒有吞嚥的動作。
母親手的正確姿勢:
應將姆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托起整個乳房哺餵.避免 「剪刀式」夾托乳房,那會反向推乳腺組織,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內,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
正確手擠奶
- 先徹底洗手,準備好乾淨的容器,如奶瓶或杯子。
- 如C字型的握法,大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其他的手指托住乳房。
- 將食指及大拇指放於乳暈上下兩旁,並往胸壁內壓再往前推,手指切勿滑動。
- 以大拇指及食指壓乳頭後方的乳暈。
- 從兩側擠壓,一邊乳房至少擠三到五分鐘,直到奶水流速變慢,然後擠另一邊。如此反覆數次,至少10-15分鐘。
擠奶時應該不痛,如果會痛應考慮技巧不對。
注意事項
- 哺乳媽媽只要多注意飲食均衡,抱持著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的原則。
- 多喝湯、多喝水,包括果汁、牛奶等食品,可比平常多吃個1、2餐。
- 雞湯、魚湯、排骨湯、花生豬腳湯,均可促進乳汁分泌。
- 讓乳汁減少分泌的食物:人蔘、菲菜、麥芽水,盡量避免食用。
- 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的物品:辛辣的調味料、酒、咖啡、香煙、茶、可樂等。
- 哺乳期間不要減肥。
哺餵母乳之飲食:選擇富含營養素的食物、高蛋白質食物(牛奶、雞蛋、魚等) 、高鈣乳品(乳酪) 、蔬菜水果類、充足的水份(水、果汁、魚湯、雞湯)
母乳保存
一、 母乳正確儲存與使用原則
- 使用清潔的奶瓶或母奶袋收集。
- 每一個容器不要放太多的奶水,以免吃不完丟掉而可惜,且避免在奶水冰凍過程中脹破容器。
- 在容器外貼上擠奶的日期和時間。
- 擠奶過程中注意容器的清潔,不要碰到容器的內側,如果是送到醫院給生病或早產兒的寶寶更需注意。
二、 儲存方式
- 剛擠出來的母奶應先放置於冷藏室中冷卻後,再放入冷凍室
- 擠出後隨即冷藏的母奶,在10小時內可轉存冷凍庫。
- 下班返家路程中,儘量以保冷器材運送母乳。
- 冷藏的母乳儘量置於冰箱內側,避免置於冰箱門附近,以免溫度不穩定影響母奶品質。
- 不可將擠出的溫母奶與冷凍母奶直接混合;若要混合時,應先將溫母奶放置冷藏中,待溫度降低後,再與冷凍奶混合。
- 已解凍母奶不可再次冷凍。
三、母乳保存期限
- 室溫25℃以下:可存放8小時(成熟乳)、可存放12-24小時(初乳)。
- 0-4℃冷藏室:可存放3天。
- 單門的冰箱冷凍層:可存放14天。
- 維持攝氏零下4℃以下之雙門獨立冷凍層:可存放3-4個月。
- 零下20℃之獨立冷凍櫃:可存放6個月。
- 解凍未加熱
‧ 置於室溫下:可存放4小時
‧ 置於冷藏室:可存放24小時
‧ 注意不可再冰凍。
7.已加熱之冷凍奶
‧ 置於冷藏室:可存放4小時
‧ 注意不可再冰凍。
母乳回溫
採隔水加熱方式處理, 將冷凍母乳直立放在有溫水的容器、或流動的溫水中(水溫不要超過55℃以免破壞酵素或抗感染因子),解凍至溫度不超過室溫或不冰即可;使用前輕微的搖晃,使脂肪混合均勻。解凍後的母奶儘量即時飲用,不可直接於瓦斯爐或以微波爐加熱。
寶寶正確含乳
- 在寶寶吸奶時,您的乳頭不會疼痛(除非已有乳頭破皮)。
- 如已破皮時,可於擠奶完後,塗少許乳汁或羊脂膏於受傷的乳頭上。
- 寶寶吸奶時,他的兩頰圓鼓,不會極度凹陷。
- 寶寶吸奶時,不會有嘖嘖的聲音。
- 當寶寶吸到奶水時,吸吮的速度會變慢變深,約一秒一次。
- 在寶寶吸奶時您可以看到他的喉嚨有吞嚥的動作,並偶而可聽到吞嚥的聲音。
- 寶寶張嘴含住乳暈,下巴要貼著乳房,下唇外翻(有時不易看到)。
- 讓寶寶自己決定一邊乳房吸吮的時間,當他吸到後面脂肪較多的奶水,比較飽足時,就會自己鬆開嘴巴。
寶寶飢餓及飽食表現
- 飢餓暗示
‧ 尋找乳房,頭會轉來轉去,嘴張開,舌頭往下前方,並靠近乳房。
‧ 嬰兒有明顯的尋乳反射,可能出現吸吮自己的手。
‧ 哭吵、曲屈手臂和腿。 - 飽食的暗示
‧ 入睡、手臂和腿伸直,手掌放鬆。
‧ 安靜全身放鬆、減少吸吮。
‧ 背弓起來,推開或遠離乳房。
產後即刻之護理指導
- 子宮按摩與復舊:
(1) 產後需按摩子宮,於肚臍的下方用手觸摸到一 個硬塊(如球狀物體)即是子宮的位置,若找不到時應於肚臍下環形按摩至子宮變硬為止,這表示子宮收縮良好,即可停止按摩。
(2) 惡露的評估一般約4-6週就會完全消失,若之間有大量血塊,惡臭或出血量變大等異常現象,可能為子宮收縮不好或胎盤殘留,應告知護理人員。 - 惡露排出評估:
(1) 惡露量:少:1小時內衛生棉血量少於1/3, 中:1小時內衛生棉血量少於2/3, 多:1小時內浸透衛生棉。
(2) 血塊:有或無。
(3) 顏色:褐色、暗紅或鮮紅。
(4) 氣味:血腥或惡臭。
產後運動之護理指導
- 足部運動:產後第一天開始。5-10次/回。
方法:雙腳踝屈曲伸展及旋轉運動。 - 呼吸運動:產後第一天開始。5-10次/回。
方法:1.平躺仰臥,全身肌肉放鬆,手腳伸直。2.用鼻子徐徐吸氣,盡量擴張胸部。3.收縮小腹,將氣徐徐吐出。4.摒氣,繼續收縮小腹,下背部緊緊貼住床面,再放鬆。 - 頸部運動:產後第2-3天開始。5次/回。
方法:1.仰臥床上,全身放平,手腳伸直,手掌貼身邊。2.將頭仰,盡量向前彎,使下頷貼近胸部,同時收縮腹部肌肉,再復原。 - 胸部運動:產後第2-3天開始。5次/回。
方法:1.仰臥床上,隻臂向左右伸展至與肩部對齊,伸直放平。2.將兩手慢慢上舉合攏,再慢慢回復原位。 - 膝部扭轉運動:產後第4-5天開始。5次/回。
方法:1.平躺仰臥,雙腿屈併攏,雙膝自然扭轉,並帶動臀部至右側面,慢慢回到原位。2.再重復至左側,復原放鬆。 - 骨盆搖擺運動:產後第4-5天。5次/回。
方法:1.平躺仰臥屈膝,全身放鬆。2.深吸氣時,以肩部及臀部為支點,使下背部骨盆弓起。3.慢慢吸氣時,收縮腹肌與臀肌,並緊臥床上,維持3-5秒,再放鬆。 - 仰臥起坐運動::產後第14天開始。5次/回。
方法:1.仰臥床上,雙手交叉放在腦後,用腰腹力量使身體坐起,然後躺平,反覆數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