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本月2日因大腸癌離世,正式告別人間舞台。昨日(7/18),屏風表演班在台北花博舞蝶館,為他舉行「最後的謝幕:李國修傳奇」追思會。
即便訊息一周前才宣布,又是周間上午,仍有超過3千位戲迷、百名志工熱烈參與,超過六十名你想的到的台灣演藝戲劇界名人,陸續低調來到現場,包括綠光、紙風車、明華園、優人神鼓與當代傳奇劇場等表演團體或創辦人也前來致敬。
在這個不信任又滯悶的時代,李國修的號召力,著實驚人;場上每個人,不分男女老少出身,來自南北或哪個社會族群,都懷著一股摯誠的感念來告別。
如果一場追思會可以看出人一輩子的修行,李國修這一生就算只有「開門」「上台」「演戲」,也完成父親留下來的家訓,功德圓滿了。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李 國修一生的傳奇要從中華商場說起。作為所謂「外省第二代」,李國修的成長環境並非刻板印象中溫馨熱鬧的眷村,他也非權貴子弟。李國修的父親李慎恩在西門町 中華商場開了一間戲靴店,日子過得勉強,母親又精神異常,但那段日子,父親教會他人生最重要的道理:無論賺錢與否,把一件事做好。
對李國修來說,那件事莫屬戲劇了,他大學第一次踏上舞台就愛上的戲劇。李國修畢業於世新專科電視科,後因《綜藝100》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據說在1980年代,路邊的狗看到他也會笑。
在電視圈炙手可熱,但李國修始終不忘在舞台上演出的滋味。1984年,他與賴聲川、李立群創辦表演工作坊,並參與創團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而今許多人仍倒背如流。
1986年,李國修在朋友的鼓勵下創辦了屏風表演班,生前共創作27部劇本,橫跨喜劇、悲劇、現代流行歌舞與魔幻等類型,《半里長城》《莎姆雷特》《京戲啟示錄》《三人行不行》《西出陽關》《徵婚啟事》《女兒紅》等多數於眾耳熟能詳。
追思會場上懸掛多幅李國修不同時期演出不同劇碼的劇照:穿古裝的,扮鋼管女郎或當醫生,喜怒哀樂等神氣活現。舞台上作為演員的他,彷彿歷歷在目。
27年來,李國修則堅持屏風演出的劇本一定要台灣原創,而非翻譯;他堅持,從頭栽培演員,學生演員也不例外;他堅持,收徒弟就要從生活品格開始教起;他堅持,每一部戲都要讓每一位觀眾感動。
作 為劇團的領航者,他的堅持讓屏風成為台灣少數能「以戲養戲」的表演團體,也讓屏風從觀眾席只有100個座位的小劇場,走到世界舞台;屏風之友也從最早的 76位至今已超過15萬,累積觀眾更超過145萬人次,至今演出超過1742場,媒體譽他為打破台灣戲劇界菁英主義的第一人。追思會一開始,總統馬英九也 到場頒發褒揚令。
「台上的演出,反映台下的生活」
◎追思會中放了三段李國修從成長、結婚到愛情的故事的影片,一如他在屏風前導的戲,在最悲傷的時刻,又總是逗得大家破涕為笑。
兩小時的追思會,不再細數李國修的藝術成就,而是放了三段李國修從成長、結婚到愛情的故事,並邀請李國修的太太王月、兒子李思源、女兒李慧凭及他敬重的老師吳靜吉與戲迷分享李國修在屏風台後的人生與家庭生活。
影 片還風趣地透露李國修生前一些怪癖,例如:證件卡片不用錢包裝,而是用橡皮筋綑起來、視綠油精為神物、襯衫口袋總是插著紅綠藍三支筆,以便修改劇本與批改 公文;或是在跟幼兒李思源玩的短片中,因為怕冷從中秋開始一路穿衛生褲到清明等,一如他在屏風前導的戲,在最悲傷的時刻,又總是逗得大家破涕為笑。
即便在癌症後期,李國修與家人談到身後事,仍不改幽默,輕鬆應對。例如交代女兒不要把他最愛的玩具小綠人燒給他,因為這樣在天上顯得很幼稚,「你想一個藝術家在天上拿著小綠人,多可笑啊。」彼時錄音,他說話的節奏已不像他坐鎮劇場時急促有力,反而像個慢半拍但開心的孩子。
「我全部的生命除了戲劇,就只剩下王月」
◎王月以一襲黑色套裝現身,強忍悲傷,鎮定而堅強地上台告訴大家,她和孩子們都很好。
李國修過世的消息傳出,眾人萬萬不捨外,無不擔心「愛夫成癡」的王月往後怎麼辦。她以一襲黑色套裝現身,強忍悲傷,鎮定而堅強地上台,「請容許我在這裡大聲告訴各位,我很好,我和孩子們都很好。」
追思會上,有一段影片是關於李國修與王月的愛情故事,李國修說他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是回到同王月到東京旅行的第一天,和她一起,彷彿找回青春。底下的觀眾也紛紛濕了眼眶。
李 國修生病三年來,始終保持樂觀冷靜,做該做的事,積極接受院方各項治療,「這一切努力,國修要的不是個人生命的延長,他求的是多一些時間完成宗教劇的創作 和演出。」隨著李國修離開,願望看似落空。但王月在他過世後,深深感受社會大眾給他的肯定和祝福,她才發現,原來李國修已經用他的一生完成了他的宗教劇, 而且是一齣屏風表演班最多人看到而且最多人受到感動的一齣戲。
「李國修,謝謝你,我愛你」
更重要的是,她在李國修的子弟兵身上,包括曾國城、郭子乾、楊麗音、林美秀、萬芳、黃嘉千、季芹、徐譽庭、黃毓棠與黃致凱等,看到他的精神、思想和生命。她相信,李國修已經完成菩薩給他的考卷。「國修交了一個這麼好的成績單,我何來傷悲?」
有人說,李國修為父母兒女等創作多部精彩的劇本,獨缺王月,但今日李國修給了她一個「最風光的結婚24周年紀念」。
「國修早已為我編導好一齣戲,並且與我共同演出,因為在李國修傳奇裡面,我永遠是他的第一女主角。李國修,謝謝你,我愛你。」
追思會是公眾的場合,告別,需要儀式,但夫妻倆長年緊密的情感,豈能為外人道盡。王月一路致詞是用力收起情緒照講稿讀的,但最後九個字,她忍不住喊了出來然後放聲大哭。
◎「屏風小將」在最後一個節目前,他們牽手環繞告別式的會場,用一支影片、一首歌,送給他們最敬重的「國修老師」。
「屏風小將」是屏風表演班的志工團體,多達300人,這般親民踴躍,在藝文界實屬特別。每回屏風公演,他們總會南北動員,穿著紅色的T恤,親切引導大家。追思會現場也來了102位,他們來自台灣各地,有的昨晚就從南北上。
在最後一個節目前,他們牽手環繞告別式的會場,用一支影片、一首歌,送給他們最敬重的「國修老師」。屏風小將或許不是媒體的焦點,卻構成李國修傳奇中最熱情、持續且動人的紅色印記。
告 別式最後,萬芳帶領屏風表演班的子弟兵上台合唱李國修生前最愛的〈掌聲響起〉,不管是台上的樊光耀、郭子乾、楊麗音、九孔、邰智源、黃嘉千、陳意涵、陳妍 希、狄仁杰等,或是台下李國修的好友張小燕、李立群、劉若瑀、吳興國、柯一正、蔡康永、大小S、蘇麗媚、蔡岳勳、于小卉、卜學亮與方文山等,平常,他們各 自是一顆閃耀的星,今天,他們把曾經因為李國修而擦亮的光芒加倍返照。
「放心離開吧,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小老頭」
◎屏風表演班永遠的二師兄曾國城,在追思會上致詞時,也忍不住哽咽地紅了眼眶。
追思會結束後,很多人會問,少了李國修的屏風,未來將何去何從?其實,李國修早於十年前開始培養兩位子弟兵導演:黃毓棠與黃致凱,製作營運方面,也有屏風表演班執行長林佳峰坐鎮。
留言列表